专家访谈: 膜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 ----专访浙江大学陈欢林教授

《中外儿女》海外版

2014年 2月下总第435期,32-33页

专家访谈: 膜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

----专访浙江大学陈欢林教授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泊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其实际上是传统微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已成为膜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国。

陈欢林,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膜科学技术的著名专家,见证了我国膜技术的整个发展过程。从1983年起,陈欢林有幸成为朱长乐教授的助手,从此就与膜与膜科学技术结下不解之缘。1993年,他们团队研制出渗透汽化透水膜, 并开发出相应工业规模示范装置,先后于1995年和1997年在浙江巨化建设集团和杭州近江化工厂实现无水乙醇的工业规模示范生产;2000年后,陈欢林将研究重点转向有机混合物分离、水中微量有机物去除等;近十年来,陈欢林及其团队主要从事膜法海水淡化、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纯净水制备与饮水安全、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微藻生物燃料等教学与科研。为我国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导向与引领我国膜技术的研发工作。

近日,带着读者关心的有关水污染、水环境治理与回用技术、饮用水安全等问题,陈欢林教授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华儿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的一个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首列其中,您作为咱们国内的膜技术领域的一个权威学者,我们也想谈谈一下您的感受。

陈欢林:

党的十八大着眼长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了我国深化改革是从以前单一的GDP发展模式转变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之一。从原来的GDP发展模式来讲,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不相匹配,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在去年下半年,交大、浙大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教授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环境增值产业技术联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终是要解决国内GDP适当增值的同时,把环境的政策因素和再利用因素也考虑进去,这样的产业技术联盟合作,能够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生活环境质量。这种生态的发展模式,就需要我们新颖膜科学技术,利用膜技术去改善水生态,提高环境效益。对环境增值,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定义并可以定量描述,也就是有一个数字化的表现形式,这样对于GDP的增值也好,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好,可以用一个数据来比较、来评价,来规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组织,来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中华儿女》:陈教授,近年来,基于国内政策的扶持,膜技术在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污水处理与污水回用的优选技术。请你从学者的角度谈谈目前我国膜技术在水处理发展方面的认识。

陈欢林:

好的!我从事膜分离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已经三十多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开设的新型分离技术课程,重点教授膜与膜分离技术,那个时候,国内膜技术在应用上基本上是空白,研究的专家很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研究与开发,国内膜技术专家、教授及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先后培育出一批的膜技术制造与应用实践企业,特别是膜技术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独立的知识产权技术。万吨级的海水淡化制备饮用水工程,已经在舟山岛运行。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说,你如果对膜倦厌了的话,那你就倦厌自己的生活。那么我现在改了一句,如果你不了解膜技术,那你就不知道自己怎么生活。我认为,我们有义务与责任来宣传和普及膜技术的基本知识,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膜技术对改善水环境与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要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膜的制备成本,使我们的普通家庭用得起。

 

《中华儿女》: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与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较很多突出的问题和弊端。那么,请问目前主要从事膜技术在水处理哪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

陈欢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实际上,由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粗放型发展,相对恶化了现在的水生态环境。据国家的环境生态公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中型城市的自来水水源,大多为一类水体,但是现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自来水水源能稳定在三类水体已经很不错了。显然,仍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的老上套水处理工艺,水质很难达标了。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国家实行饮用水卫生新国标,从原来的检测自来水的35项指标提高到了106项指标,新国标对全国的大多数水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随着饮用水标准的提升,要达到新国标的水质,全国大多数水厂面临提标改造问题。

 

《中华儿女》: 有人说:“谁掌握了膜技术,就意味着掌握了某一工业的未来。”如果这项技术全面落实到水处理应用领域,你认为膜技术对于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陈欢林:

我认为这个问题有点笼统,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膜技术是一项新兴高技术产业,虽然其产业不大,但对其他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凡是用到水和气的领域都与膜技术有关,比如食品工业、饮料工业、化工、医药、甚至航天事业都离不开膜技术的应用。膜技术是促进传统工艺改造与新工艺开发的关键技术,如废、污水处理方面,大规模使用膜生物反应器就可以使原来的二级污水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A排放标准;其次是生活饮用水的制备方面,采用生物活性炭与浸没式膜过滤相结合的新工艺,可以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若采用纳滤膜为关键技术的三膜集成新工艺,则可使出水水质优于新国标要求。这两项技术的推广,对于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华儿女》:目前,我国膜产业迅速升温,主要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对于今后膜技术的科学研究,你具体有什么规划吗?

陈欢林:

膜技术通过我们三十多年技术研究,已从原来的空白国家到应用发展大国,再到发展到技术领先大国,实现中国膜技术发展的全球化,是中国膜技术学者、专家与工程师们的共同心愿。今后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第一就是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第二是生活饮用水中微量难降解、有毒污染物的脱除;第三是开展膜法室内空气净化。为进一步我们改善生态与生活环境,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进而增强大众的健康体质而作一些工作。